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0章 双前锋(下)
    “水平射角280-20,仰角9-44,普通弹,交替射击,一轮预备……开火!”
    抵达射击阵位后,连串的炮术指令很快从“德弗林格”号的射击指挥室传达至各主炮塔,炮手们对应操作,主炮的实时状态通过弱电传导反映在射击指挥室的控制模板上,等射击指挥人员校正无误,各主炮塔同步击发,从而实现“全舰统一射击”。
    因为是交替射击,“德弗林格”号这时的一次射击只投入半数主炮,这种状态也被称作“半齐射”。4发12英寸口径的普通炮弹带着凄厉的呼啸声飞向万米之外的目标,一艘英国威严级战列舰。这种旧式战列舰建造于19世纪末期,排水量1。49万吨,舷侧主装甲带仅有8。9英寸,炮塔装甲5。9英寸,甲板装甲2。5英寸。以无畏舰的标准衡量,这样的防御配置简直不堪一击,但在它建成服役的那个年代,由于维克斯渗碳钢装甲的发明,舰用装甲的厚度和刚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国海军战列舰不再像早期那样动辄采用12至14英寸的装甲。在1906年的对马海战中,俄国博罗季诺级战列的舰舷侧主装甲为7。5英寸,日本敷岛级战列舰的舷侧主装甲为8。9英寸,而历来将舰艇防护放在首要位置的德国海军,同时期的德意志级战列舰水线主装甲也不到10英寸——仅仅几年之后,在德国动工建造的凯撒级战列舰就装上了最厚处达13。8英寸的主装甲带!
    在这阳光灿烂的天气里,风轻浪徐的海面视线极佳,四根冲天而起的水柱清楚显现在目标近处。“德弗林格”号的射击指挥人员利用精密的光学测距仪器测定弹着点的准确位置,然后迅速计算出主炮的调整参数。为了降低舰体的摇摆幅度,提高射击命中率,这艘德国战巡的航速已降低到了20节左右,舰艏扬浪明显减弱。
    咚隆隆……
    远处的水柱还未完全消散,“德弗林格”又一次发出震耳的怒吼,紧接着,在舰上的主炮塔和弹药库,用于传递炮术指令的广播里传出射击指挥官冯-莱尔雷斯中校那沉稳有力的声音:“穿甲弹,全装齐射,一轮预备……”
    训练有素的德国炮手们知道,之前的轮替射击是为了校调射击参数,全装齐射才是真正的攻击。进入无畏时代之后,一方面,主力舰艇的吨位成倍增加,可携带出航的作战物资有了相应的增长,另一方面,主炮口径不断变大,单发炮弹以及单次射击所需发射药也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增重,多数主力舰艇所携带的弹药,平均分摊到每门主炮依然不超过三位数,而且大口径火炮的炮管寿命不像是普通枪炮,英制45倍径12英寸舰炮和德制50倍径12英寸舰炮的设计寿命为200-220发,这意味着舰艇在战斗过程中必须有非常有节制地使用主炮,否则难以应付连续而激烈的海上交锋。
    伴随着扬弹机运转的清脆声响,一枚枚穿甲弹和筒装发射药包从位于战舰底层的弹药库提升到炮塔内。德国人生性刻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没有自娱自乐的精神,一些穿甲弹上可见弹药库人员用粉笔书写的诸如“必中”、“好运”之类的词语。在双联装主炮塔内,炮手们熟练地将炮弹和发射药填入炮膛,炮闩关闭之后,便会有人高声语道:“祝我们的敌人好胃口!”
    周围的炮手一个个咧嘴露牙,却不见恐怖狰狞之色。
    “德弗林格”一轮校射已毕,“戈本”号也在迅敏转向之后进入了自己的射击阵位,四座三联装主炮齐齐指向目标的架势本来就够磅礴霸气,同步齐射的场面就更是威武难挡。不过,它的50倍径11英寸舰炮弹道轨迹与“德弗林格”的12英寸主炮截然不同,友舰的射击参数基本不具备参照性,面对羔羊般的英国旧式战列舰,炮手们眼馋心痒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先用一轮交替射击找准目标,再以全装齐射发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戈本”号的首个“半齐射”——确切地说是“三分之一齐射”,就对1。2万米外的英国战列舰形成了跨射,而且明显有一发炮弹落在了舰艏近旁,位置足以对舰体构成一定的破坏。见此状况,指挥官当机立断,下令对目标实施齐射。
    滚雷般的连贯轰响声中,“德弗林格”号率先投入右舷齐射,只见耀眼的焰光跃出炮口,浓黑的发射药硝烟随即喷涌而出,在战舰舷侧弥散开来。不仅是指挥岗位上的军官们,那些身处右舷副炮战位的舰员们皆向远处投去充满热切期待的目光。十数秒后,那一根根升腾而起的水柱几乎在瞬间将目标战舰的敦实舰廓给遮蔽住。少顷,从射击指挥台传出观测报告:本舰齐射已对敌舰形成跨射!
    尽管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但稳定的跨射迟早能够变成“得分”。无需催促,各主炮塔内的炮手们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穿甲弹的再装填,射击指挥人员则根据双方的相对位移计算出炮术调整参数,各主炮迅速完成微调,接下来又是一通滚雷。
    己方两艘战列巡洋舰已经挥舞起了战刀,两艘德国无畏舰也在迅速驶近预定射击阵位,随行的轻巡洋舰和大型鱼雷艇则有条不紊地跟在后面,丝毫没有利用航速优势发动雷击的迹象,它们就像是一群恪守本分的护卫,只要局面仍在掌控当中,便安静地侍立一旁,而不是胡乱抢功、喧宾夺主。
    几乎在“德弗林格”号发动第二轮齐射的同时,“戈本”号也声势浩大的展开了右舷齐射,三联装主炮的密集火力正好在这样的战斗中发挥作用,而在射程可及的情况下,对面的英国战列舰相继投入反击。这些旧式战舰的完工服役时间集中在1895至1903年之间,它们基本上都采用了40倍径12英寸口径的主炮,相较于德国海军50倍径的11英寸和12英寸舰炮,它们射速慢、精度差,单发炮弹的侵彻力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六七艘战舰的炮火加起来还不及“戈本”号凶悍——前无畏舰与无畏舰的火力差距仅看纸面数据或许不那么直观,但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战当中,巨大的落差便清楚地显现出来。
    “打中了!打中了!”
    雀跃的欢呼声率先在“德弗林格”号响起,经过一轮交替射击调校和两轮齐射,这艘德国新锐战巡终于拔得头筹,而在万米之外的海面上,中弹的那艘英国战列舰后甲板浓烟滚滚,漆黑的烟柱直上云霄,后部主炮塔很可能已经损毁,并且有部分弹药发生殉爆——这才会有如此壮观的场面出现。
    且不管目标战舰是否遭受了致命创伤,“德弗林格”号继续以精准的齐射猛轰对手,而在连续几轮射击之后,英国战舰射来的炮火也在不断向这艘德国战巡靠拢,炮弹划空袭来的呼啸声深深刺激着德国舰员们的心理感官,少数性格悲观派已经开始忧心于己方舰艇中弹受损甚至出现重伤的可能,而多数人则在日德兰海战大胜的精神鼓舞下傲视对手。
    接下来的两分钟,“德弗林格”号从容不迫地打出了三轮齐射,又有两发穿甲弹命中敌舰,还有至少四发炮弹形成近失破坏。英国海军的超无畏舰能够扛住这样的打击,一艘舰龄接近20年且属于前一个技术时代的威严级战列舰却绝没有这样的本事。明晃晃的火焰在它的甲板和舰桥上蹿腾,高耸的桅杆随舰体一同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幸存的舰员就像下饺子一般往水里跳……
    目标舰艇失去战力,倾覆只是时间问题,“德弗林格”号开始调转炮口,并利用这个机会做出了快速右转的战术机动。转向完毕之后,它的舰艏斜指向英国舰队战列线最前端的战舰,集中于右舷的全部主炮则瞄准了那艘悬挂着海军中将司令旗的英国舰艇,第一次交替射击就对新目标的近舷构成了威胁。
    以和“德弗林格”基本一致的步调,“戈本”号很快也将自己的目标战舰——一艘邓肯级战列舰——打得浓烟四起。作为英国海峡舰队阵中航速最快的大型舰艇,邓肯级在设计建造之初针对的目标是法俄同盟,当时法国和俄国正在建造高速战列舰,而为了造出航速足以匹敌对手的主力舰,英国海军采取了减轻重量、牺牲装甲的策略。进入无畏时代,邓肯级战列舰区区19节的最高航速毫不起眼,7英寸的水线装甲和10英寸的炮塔装甲也只比薄皮大馅的无敌级和不倦级战列巡洋舰略微厚那么一丁点。尽管1。2万米的距离已经超出了克虏伯50倍径11英寸口径舰炮的最佳射程,“戈本”号的炮火仍接连贯穿了那艘邓肯级战列舰的重点防护部位,一发穿甲弹甚至从它的左舷穿入,贯透多层舱室后落至右舷煤仓,在右侧水线装甲带下方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战斗进行到这时,德国舰队两艘实力强劲的无畏舰和实力占有相对优势的轻舰群还未完全投入战斗,仅凭两艘战列巡洋舰的高速突击就给对手的信心和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英国舰队的临战变阵俨然成了自缚手脚的昏招,照此形势发展下去,战斗将变成德国舰队的炮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