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就是刘燮问一句,苏则答一句,锦衣卫两名高官应和一句。
有把握的苏则就说,没把握的就推到机密任务身上,反正他们也不知道。
刘燮大为头疼,这边一点进展没有,那边高阁老还下了死命令,非得弄出点事不可。
可是锦衣卫的两名高官像两座山一般挡在苏则的面前,他刘燮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连语气稍微大声点就会受到呵斥,更别说用刑了。
就这样,三司会审了很多天,根本没有一毛钱的进展。
……
这边三司不痛不痒的审讯着,那边陕西的重建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李忠有本身就是一个精于民政的官员,手底下的陈勉、苏修、左校公无一不是能员。
得到了白莲教多年积蓄的粮食,陕西的灾情彻底稳固下来。
分田产、建城池,选官吏,复生产。
整个陕西都处在一片热火朝天的节奏中。
灾民们得到了官府安置的田产和粮食,心中十分感激,干起活来也十分来劲。
春耕已经荒废了,只能寄希望与秋种了。在这个空闲的季节,李忠有又组织灾民种些瓜果蔬菜填补一下粮食的缺口。
短短的时间,陕西就已经恢复了生机。
正当他打算在陕西一展拳脚的时候,一道旨意打破了他的计划。
……
“臣李忠有谢主隆恩!”
陕西巡抚衙门。
李忠有跪倒在地,伸手将圣旨接过了,脸色微微有些古怪。
传旨太监笑眯眯道:“李大人,恭喜了。”
李忠有急忙拿出一张银票塞进了传纸太监的手中,道:“公公辛苦了,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传旨太监推脱了几次就收下了。
可不要小看这些传旨太监,这可算得上是一个美差。
传旨意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是收入颇丰。
好事,当事人自然不会白了这个传旨太监,红包至少是要有的。
坏事,罪员更不敢得罪这个传旨太监,不仅要有红包,还得有孝敬,免得路上受到非人的待遇。
所以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太监们都能大捞一笔。
有钱有势的太监自然看不上这点收入,无权无势的太监也挨不上这样的活。所以出来传旨的都是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中层太监,他们在京城没有晋升之道,又不甘心老于紫禁城,于是甘愿风餐露宿前来传旨,一来能够赚点外快,二来也是想结个善缘。
万一碰上了那个要发迹的重臣,将来他能够皇帝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那可就功德无量了。
当然面对这个未来的内阁辅臣,传旨太监也心存巴结之意,当下详细的将京师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
三司会审苏则!
听到这个消息,李忠有也是微微有些愕然了。
“恭喜督宪大人,不,以后应该叫李阁老了。”
苏修抱拳笑道。
李忠有有宰辅之才,如今在陕西又立下了不世之功,高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人之间亦师亦友,苏修真心为这个上司高兴。
“问川,你我之间用不着如此。”
李忠有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如今正是陕西重建的关键时刻,朱皇帝调他入京是什么意思?
“大人!您安心的赴京上任吧,陕西有陈大人他们,一定会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好的。”
苏修微笑着说道。
李忠有走后,陈勉继任巡抚,苏修升任布政使,左校公升任按察使,三人都是李忠有一手提拔上来的,陕西的事情自然会按照他的思路进行的。
“陕西的事情,我并不担心!”
李忠有沉思了一阵,道:“我担心的反倒是京师?”
大人!
苏修愣了一下,不解道:“朝廷经历了一番大乱,此番百废待兴,正是大人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何来担忧之说?”
李忠有叹了口气。
苏修虽然聪明,也是个当官的料子,但是他做过最大的官终究不过是个知府,眼界和认识还有所欠缺,没有达到督抚阁部一级的深度。
张凤府是二人的老师,终二人一生,身上都会盖着张氏一党的印章。
如今张凤府尸骨未寒,朱皇帝就火速让自己入阁,他并不是想让李忠有施展拳脚,而是给天下人做个样子。
不是朱慈烨容不下张凤府。
究其原因,朱皇帝还是信不过他李忠有,担心他久在陕西会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才一纸诏书让自己火速入京填补内阁。
四省总督恐怕已经是李忠有仕途的终点了。
朱皇帝肯用他,是因为陕西的事情少不得他李忠有,朱皇帝不肯用他,也是因为怕以后陕西离不了李忠有。
想到这里,李忠有忽然长叹了一声,道:“问川,收拾一下,写封辞官信,跟我一起入京吧!”
什么?
苏修身子震了震,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忠有。
他已经继任了陕西的布政使了,这可是正三品的高官。虽然陕西不能跟浙江南直隶那些富裕省相比,但是远要比杭州知府的权利大得多。更何况这里百废待兴,正是大展拳脚的好地方。
“大人,这是为什么?”
苏修不解的问道。
他并不是舍不得这个官职,而是有些想不明白。
因为
李忠有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这里已经容不下我们了。”
……
“万岁,锦衣卫最新的消息,李忠有已经交接了差事,带着苏修回京了。”
王伦低声道。
哦!
朱皇帝抬起头来,微笑道:“他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该如何取舍?”
他之所以将李忠有召回,倒不是害怕他在陕西做大,最根本的原因是李忠有的那条给平民百姓分田地的举措。
土地是衣食住行的根本,掌控了土地就能掌控了天下。
李忠有别处心裁,收无主之地,分给无地之民,既能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又能让增加灾民的归属感。
这种模式在战时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战争结束了就会有很大的弊端,势必要影响到大明朝的根本。
在这紧要关头,朱皇帝万万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传旨,命南直隶巡抚李四真为陕西总督,接任陕西大小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