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5章 严嵩
    “小人久闻秦大人的威名,今日才是相见,没想到秦大人竟然如此年轻,果然是一表人才,是大明的少年才俊呀,小人敬佩之至。”来人说话声音清朗,一副正人君子之态。
    秦厉的婚礼是设了礼桌的。但凡是来秦府贺喜的人都是要在礼桌前登记上贺礼的多少。在礼桌有专门的人负责收受礼金和礼品。
    秦厉虽然不认识来的这人,但也不好意思问,所以只有等他在礼桌前登记才能获悉了。
    那人好像早已猜透了秦厉的心思,他和秦厉稍稍寒暄了两句,便是直接奔礼桌而来。
    此时天已完全黑下来,毕竟是大婚之日嘛,秦府早就点亮了蜡烛,把整个秦府照的一片辉煌,如同白昼一样明亮。可谓张灯结彩,虽然那些流民还是络绎不绝的来秦府用餐,但此时却是有了几分婚礼的喜庆气氛。
    负责在礼桌上的是七虎。别看七虎长的瘦小,但身形灵活,武功也着实不弱。最重要的是他在十一虎中是唯一一个读过书,认识字,并且很有文采的人。他在礼桌主要是负责收礼金和礼品。具体登记姓名和礼金的则是从京城聘用来的账房先生。
    “严嵩白银十两!”那人仍然是爽朗的声音。
    可就是这样非常爽朗的声音,却是让秦厉浑身不禁一颤。凝望着严嵩的眼神顿时变得呆滞了。
    乖乖隆地咚,这人是严嵩呀,我秦厉穿越来的这个时代最大的奸臣就应该是此人了吧?他这时候出场了,更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出场的,他竟然是来给我秦厉第一个贺喜的人。而且看他的穿着他应该不是很富裕。可他竟然一下子就是出了十两银子的礼金。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严嵩是想结交我秦厉的。
    历史上的严嵩是个大大的奸臣,可现在我在京城这么久了,穿越大明这么长时间了,却是从来没听说过严嵩这个人,更是没有听说过他有何对不住百姓,对不住朝廷的贪赃枉法之事。
    也难怪了,现在的严嵩才是个小小的南京翰林院侍读。以前他做过编修,别看翰林院编修的级别不高,但是却是最接近朝廷内阁的人。按理说严嵩应该混的不错才对。
    可事实正好相反,严嵩在京城翰林院混的那叫一个惨呐。实在混不下去了,他现在竟然是混的更差劲了,成了南京的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读级别虽然上去了,是个从五品的官,和赵文华是一个级别。但远离了京城,离开了权利和经济的中心,那前途真是堪忧呐。
    严嵩是如何混成这样的?这与严嵩的过往经历,和他的性格脾性是分不开的。
    严嵩生于成化十六年,是袁州府分宜县人。他出生于一个穷苦贫寒的家庭。老爹老娘那是地道的农民农妇,整日裹着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苦生活。
    按理说严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绝不可能上学读书,不能有什么成就的。
    然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测的,更不能凭着人的主观臆断而下了结论。
    严嵩的家庭虽然贫寒,但这家伙却是从小就聪明伶俐,很有点儿头脑。家里养着一头水牛,严嵩从小就一边放牛,一边去村子里的私塾蹭课。
    所谓蹭课就是在私塾的外面偷听偷学,不用交学费。
    说起来严嵩这家伙也是个很有毅力的人,他在私塾外面偷听先生讲课长达两年之久。他的这种行为不但是打动了他的母亲,也打动了私塾的先生。
    母亲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严嵩读书。私塾的先生却是免费收下了严嵩这个学生。
    严嵩经过两年的私塾偷听,不但对读书识字,八股文章很有兴趣,他对声律竟然也产生了兴致。说来严嵩也真是够聪明的,只是蹭了两年的课,便是超过了任何一个在私塾里面上课的人。
    村子里有个村正,村正姓韩。韩村正也是从小读书的人,但却是命运不济,考到了四十岁也没考中个举人,秀才啥的,还是个老童生。虽然是个老童生,但怎么说也是读了好几十年的四书五经,肚子里还是有点儿文墨的。
    韩村正很善于作对,他和私塾的先生是多年老友。有一天韩村正来私塾闲转,突发奇想想考较一下众位学生,他便是口占一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
    私塾里面的众学生冥思苦想,苦相冥思,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对的上来。
    在门外偷听的严嵩却是随口应对:“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对的那个工整就不用说了。因为有了这件事,严嵩一下子在村里便是扬名了。
    事实证明私塾先生的眼光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这辈子正是因为收了严嵩这样一个免费的学生,才让他有了向人卖弄的资本。他教出来的学生有考中进士的。
    弘治十一年,严嵩乡试中举。弘治十八年,严嵩又是中了进士,列二甲第二名,选为庶吉士,进入了翰林院读书深造。
    庶吉士是个通天梯,只有成绩好,品相好的进士才有可能成为其中一员。成了庶吉士也便极有可能成为大明重要朝臣的一员。
    此时的严嵩可谓初露才华,阁臣李东阳在内的不少士大夫都对他寄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是“咸伟其才”。
    严嵩果然不负众望,在正德二年,授翰林院编修,也算是混上了个小官。
    可能因为看不惯正德的作为,要知道严嵩这人也是有点儿宁脾气的。也可能是大太监刘瑾执政期间,在焦芳的挑唆下,对南方士大夫采取排斥的方针,特别提出“毋得滥用江西人”,严嵩感觉仕途无望。心灰意懒。总之严嵩竟然辞官不干了,也算是另类了。
    严嵩找的理由是身体不适,就这样他便在在分宜县境内的钤山隐居读书,长期泡起了病号长达十年左右。
    严嵩在钤山过着相对平静和清贫的生活。
    “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近知理俗事,学种南山田”,可以说是他当时生活境况的写照了。
    在钤山时,李梦阳曾经拜访过他,赠诗为,“问奇颇类扬雄宅,醒酒真轻李相庄。”严嵩和诗为:“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莺花对酒三春暮,风雅闻音百代余。”
    过着这样的田园式生活,“颇著清誉”也是自然的。
    可是严嵩难道就这样真的隐居下来,过着平平无奇的日子了却残生吗?他显然不是这样的性格。
    正德七年,严嵩终于熬不住了,袁州府知府姚汀开局修志,请严嵩为总纂。严嵩二话不说便是出山了。
    也难怪了,憋的时间太长了,再这样憋下去的话,恐怕这辈子就他奶奶的真的完蛋了。这辈子读的那么多书那不真成了毫无用处吗?
    严嵩还不想就这样过完一生,他还想在大明有所作为。
    严嵩出山了,一下子就弄了个总编,可谓出师大吉。正在严嵩信心百倍,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是出事了。
    正可谓天有不测风云,用严嵩的姚汀死了。这家伙就死在了袁州知府的任上。姚汀死了,那编书的事情也就告一段落了。没办法,严嵩只有又是回到分宜继续隐居起来。
    没办法,等!他相信这个天下终归是有识货的人。姜子牙不是八十岁才出山有所作为的吗?我严嵩才三十多岁,那时间还长着哩。
    可能是严嵩的心态太好了吧,老天可能要垂青于他,在第二年,徐琏继任知府。
    徐琏继任了知府,严嵩一下子就乐了。
    严嵩和徐琏是同年进士,只不过徐琏没能有幸成未庶吉士。但徐琏却是官运亨通,才短短十余年的时间便是混成了朝廷的四品大员。
    徐琏和严嵩的关系那叫一个铁,两人不知为什么就是那么说活投机。很简单的事情,徐琏到任之后,片刻不停便是飞函请严嵩继续纂府志。
    严嵩也真是争气,舍得吃苦,经过八个月的艰辛,到正德九年完工了。严嵩任总纂,是年为甲戌年,故人们称之为甲戌志。后世称《正德袁州府志》。
    有了这本甲戌志,严嵩可谓有了政治资本,更重要的是一本甲戌志让严嵩名扬天下,从默默无闻到了人人皆知、更重要的是朝廷中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严嵩,正是因为甲戌志,才又想起大明还有一位“咸威奇才”。
    正德十一年,严嵩还朝复官。
    复官开始的时候,严嵩还是那样的硬骨头,不入流,他对当时的朝政多持批评之论,他多次提到,“正德间,天下所疾苦莫如逆竖妖僧”。
    乖乖隆地咚!“逆竖妖僧”这是怎样大逆不道的言辞?怎奈当时的正德还真是不拿这个当回事,况且当时大明的环境还就是这样的,言论非常自由。
    严嵩对正德的其他许多做法,他也很是憎恨,持批评态度。
    正德下旨运楠木北上,严嵩写道:“今湖南运殿材巨楠数千株,联筏曳旗,蔽流而上。楠最硬者围丈余,长可五十尺,诚天地间奇声。然此木一株,山伐陆挽水运至此,费数百金矣。”
    这样说了,惹得正德龙颜大怒,正德实在忍不下去了。京城之中怎么说也不能有一个这样的人总是在耳边鸹噪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正德便是把严嵩撵出了京城。
    当然了,严嵩毕竟没犯什么大错,只是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而已。正德还是不想亏待了他,便是在南京给他弄了个翰林院侍读的官,是个从五品的官。
    严嵩现在四十岁了,这些年来这一通折腾,虽然还没混的人模人样,但也是引起了朝臣之中很多明眼人的注意。
    同时,严嵩虽然在南京弄了个闲职,但他颗寻求上进,渴望当大官的心却是没变。他的劲头和斗志一点儿都没减少,反而是有所增加了。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严嵩便是密切关注着朝廷中的形势和天下的大事。
    他得到了消息说正德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聪明的严嵩马上便是琢磨起未来的形势。
    要知道,正德虽然荒淫无度,身边从来没缺少过美女。但正德却是没有儿子。正德没有儿子,那他死了以后,这天下……
    秦厉和郭勋在婚礼上比赛的事情,严嵩虽然远在南京,却是早早的便得到了消息。也就从那时起,秦厉的名字才开始出现在严嵩的脑海。
    秦厉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角色就有胆子和郭勋叫板,这说明秦厉背后定然有不可小觑的力量。因为观察分析秦厉的过往,秦厉这人非但不是个疯子,反而是个运气非常足,而且脑筋又是非常灵活的人。
    太多的人都去郭勋府里了,秦厉这边却是弄了数不清的流民来吃饭,也算是增加了人气。
    那可是流民呀,流民本来应该是在城外的。可是他们愣是有组织,有秩序的进城来了。流民进城,这是需要皇上或是太后下旨的。没有他们的旨意,谁敢放流民进来。
    想到这里的时候,严嵩立刻便是明朗了。他喃喃道,“厉害,好一个厉害的秦厉,这次胜利者必定是你!”
    呵呵!就让那些无知之徒,遇事不善于动脑筋的人去死吧。只有他们统统死了,我严嵩才能在大明朝堂当更大的官,获得更多的权利。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节,严嵩还有什么犹豫的呀?几乎是刚刚到了京城便是来给秦厉贺喜来了。
    面对严嵩那一张稍稍谄媚的脸,秦厉无言以对。他暗暗想道,这家伙是奸臣,但他现在对我却是很好的。他是非常信任我的。第一个来给我贺喜,这便是把全部都压在了我秦厉身上,难道我秦厉却是恩将仇报,先是派人把这严嵩杀了?以免出现历史上的大奸臣。
    唉!历史终归是历史,可能历史的轨道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微微发生变化呢?严嵩可能会变成忠臣呢?
    这样一想,秦厉急忙上前热情的拉住严嵩的手,很是欣喜。
    正准备把严嵩让进屋中,准备好好和严嵩交流一下的时候。守门的小厮突然咚咚的跑来,兴奋道,“黄总管,秦大人,门外一个叫海瑞的人来了。他说如果秦大人不亲自去接他,他便不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