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7章 惊变-5
    说到李如松,其实,从一开始,唐卫轩就有些不太明白,既然朝廷这次也在战端重开之时便立刻就近调遣了杨元等辽东军所部入朝支援,却为何没有再度起用对付倭军颇有经验的李如松来作为东征大军的提督主将。。。?
    更有些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去年战端重开的几乎同时,朝廷反而有些莫名其妙地任命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将其安排到了辽东,对于侵扰辽东的几个蒙古部落。
    作为前番的大军主将,就在几年前,李如松曾率领从浙江、辽东等各地汇集调来的东征大军,自平壤一役开始一路南下,最终克复汉城、收复朝鲜三都,将倭军基本逼退到了朝鲜东南一隅的釜山一带,可谓功不可没。也因此班师回朝后加封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虽然,论起当初南下的一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各种原因,起初甚至还吃了点儿小亏,在平壤之战中人马的折损不容忽视,在碧蹄馆附近也遭遇敌军重兵伏击,李如松本人也险些丧命。但无论如何,自正月七日,大明东征大军兵临平壤城下,到四月十九日率东征军开进京城,短短百余日内,便收复朝鲜沦丧敌手的几乎全境。就算过程中稍有瑕疵,至少也算是取得了颇为不俗的骄人战绩。
    若是再和此番一战相对比的话,更显得李如松当初的战绩真可谓可圈可点、令人无比怀念了。。。
    因此,若是换一位新主将的话,李如松不仅仅是唐卫轩本人内心之中的第一选择,恐怕也是不少如今士气消沉的众将士们最能接受的不二人选。
    除李如松之外,面对如今的局势,唐卫轩一时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合适的选择了。
    就现任提督麻贵而言,唐卫轩其实倒也并不觉得其不够称职。只是,从之前程本举的详细汇报中,唐卫轩对于前线的南军将士们极度不服麻贵指挥、甚至已大量滋生敌视情绪的现状,也已了然于胸。
    毕竟,当初蔚山城外溃败之时,杨镐独自溜走也就算了,身为主将的麻贵却也在未能及时通知到各部人马、尤其是位于前沿营地的南军的情况下自己先行撤退,自然是大失南军将士的人心。倘若再由麻贵调度浙江等地调来的南军各部,试问又有谁人肯服?!
    对于大明军队中这种南北军之间的矛盾摩擦,唐卫轩此前在跟随李如松作战之时便已亲眼目睹,深有体会。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作战方法、军纪作风等各个方面的迥异,加之士卒间因为各地方言之间的难以沟通,不仅南、北军将领之间相互存有些不易察觉的隔阂,士卒之间更是时不时发生言语口角。
    前番李如松领军征战之时,无论在兵力、还是亲疏关系上,作为李如松家族多年嫡系部署的辽东军将领士卒,自然在气势上压过了浙江等地调来的各部南军。平壤之战时,对于当初先派南军所部强攻城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牡丹峰,事后折损颇多、又未能捞到破城功劳的南军士卒们就多有怨气,好在统领南军的吴惟忠颇识大体,加上攻破平壤、上书奏报各部功劳之时李如松也没有忘了南军各部,最终这潜伏在军中的南、北军矛盾,就没有继续升级。
    而平壤之战后,可能是出于对嫡系部署的偏袒,又或许是因为南军多为步卒、行动缓慢的缘故,正打算攻破平壤后一路长驱南下、进一步立下更多战功之时,李如松便基本只带了嫡系的辽东骑兵,而将南军几乎全部留在了后方,担任守备。这样一来,南军将士们自然也就几乎没有了再度立功的机会。
    但无论如何,前番入朝最终取得了战场上的胜利,逼退了倭军,各部陆续班师回国后,也就没有人太多计较这些是非了。
    而这一次,尤其是蔚山城一战后,南北军之间的矛盾,甚至于北军中宣府、大同与辽东各部之间的矛盾,由于此番大溃败,更是彻底爆发、几乎已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此番入朝的明军,主要来自三个地方。兵力最多的,自然是麻贵统领多年的宣府、大同等地的嫡系部署;其次还有不少从辽东调遣过来的一些辽东军,由李如松之弟李如梅统领。最后则是依旧由吴惟忠统领的来自浙江各地的南军。因为撤退时未及通知、所以被抛弃在蔚山城外、损失惨重的南军各部,现在从上到下,除了对经略杨镐之外、对主将麻贵也是极为愤慨,已难以再听从麻贵的任何命令。而辽东军那边,虽然同属北军,但因为此番失利、加上之前从南原突围而出的辽东军宿将杨元被杨镐和麻贵下令处死一事,多心怀不满。如今麻贵威望一失,更是不听调遣,只盼着李如松可以再度重掌东征大军的帅印。
    其实,平心而论,唐卫轩本人倒不认为麻贵当初未能将撤退的消息传达到全军各部的事情,是想刻意隐瞒、故意将自己嫡系之外的各部留在了敌军的刀口下。毕竟,从程本举处了解到,此番在撤退中受伤、阵亡的数名千总将领中,虽然不占多数,但也不乏来自麻贵嫡系的宣府、大同各部的将领。虽然麻贵也确有失职,但与其说是麻贵恶意陷友军于险地,唐卫轩倒更相信,是在杨镐率先独自逃跑之时事出紧急、慌乱之中的难以顾及周到造成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人心浮动、麻贵威望受损,除了其嫡系的宣府、大同各部外,其余南军,甚至是同样作为北军的辽东军,恐怕都难以使其遵从其新的号令了。。。
    因此,要说这新任主将的首要条件,除了资历和指挥才干外,最关键的,还是必须能够服得了各部的人心,再度将涣散的各部军心团结起来。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李如松就更显得越加的合适。其辽东军的出身,又在前番平壤之战指挥过南军,虽然不能说深受南军士卒拥戴,但比起麻贵来,至少是个完全可以接受的选择,并且在入朝前的宁夏之乱时,作为麻贵的顶头上司,也曾指挥过宣府、大同的各部人马,再度统合这充满隔阂的三支军队,就算不是驾轻就熟、至少也比任何人都大有希望。
    同时,考虑到倭军目前依然是分兵据守各地的倭城、龟缩不出,接下来的作战,恐怕也将以攻坚为主。而曾率领大军在短短三日内便拿下坚城平壤、大破倭军的李如松,若再加上这条资历,岂不更是大明上下的不二人选。。。
    如此沉思着,唐卫轩几乎已经默默地打好了腹稿,只需笔墨纸砚,顷刻之间,便可将目前各部士卒之间矛盾的现状,连同心中的想法一并落入纸上,尽快奏于朝廷。。。
    “咳。。。”
    忽然间,一声咳嗽,将深陷思索中的唐卫轩从脑海中的各种分析里又再度拉了回来。
    回过神来,唐卫轩这才注意到,方才只顾着种种考虑,竟然完全忘了被冷落在一旁的张卫乾。好在,张卫乾似乎并未太过在意唐卫轩如此十分失礼的举动,在轻声咳嗽了一下后,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方才一度陷入沉思的唐卫轩,而后笑呵呵地起身,拱手说道:
    “张某看唐兄正在思考,本不忍打扰,但营中还有其他公务,不便久留。不如就先行告辞,也不打扰唐兄的考虑与撰写战报文书了。。。”
    见张卫乾主动告辞,唐卫轩也正准备好好思量一番后便立即动笔,于是随即起身,笑着还了一礼后,便准备送张卫乾出帐、。
    不过,就在这时,唐卫轩望着张卫乾那看向自己的平淡笑容,也不知为何,依然本能地觉得,在那笑容之中,似乎还有什么自己一时没有考虑到的东西。。。
    难道,张卫乾真的是打算让自己也能分到些功劳,所以才在战报中对接下来的主将人选一事,甚至前线辽东军、南军各部已对麻贵十分不满的现状只字未提?
    还是说。。。
    突然间回想起了自己曾在东厂手中吃过的亏,望着张卫乾那平淡无奇的笑容,唐卫轩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诡异,心中不禁再度升起了几分寒意和警惕。。。
    “张大人,且慢。。。唐某还有一件事未来得及请教。。。”
    想到这里,唐卫轩随即叫住了正准备转身而去的张卫乾,思虑片刻后,向转回身来的张卫乾如此问道:
    “关于这东征大军提督人选一事,不知张大人。。。不,是贵部东厂,有何高见。。。?”
    见唐卫轩问及自己甚至东厂的意见,张卫乾不禁微微一笑:
    “这件事嘛。。。在下实在没有什么看法,但相信厂公他老人家必定自有考虑。更相信圣上和朝廷,最终也一定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听到张卫乾这等于什么也没说的回答,唐卫轩忍不住有些直接地进一步试探着问道:
    “记得张大人方才那封战报文书之中,将战败之责尽数归于杨经略。莫非,贵厂的张公公是打算依然支持麻提督,继续统领大军了。。。?”
    这一回,面对唐卫轩如此直白的提问,张卫乾更是笑而不语,不仅什么也没有说,同时拱了拱手,算是彻底告辞了。
    不过,就在其正准备转身出帐的前一刻,不知张卫乾是否是心中改变了想法,只见其又转回了半个身子,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在意味深长地侧眼看了眼唐卫轩后,微笑着轻声说道:
    “虽然说实话张某也不是很清楚接下来的东征大军提督究竟会是谁。。。但是,唐千户你心中考虑的那位人选。。。呵呵,如果张某没有猜错的话,恐怕不会是他。。。”
    顿了顿后,看着一脸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的唐卫轩,张卫乾似乎很享受望着唐卫轩紧皱眉头、一脸不解表情时的感觉,嘴角不禁颇有些俏皮地翘了起来,而后更是带着几分神秘的语气,留下了句更加匪夷所思的话:
    “甚至,那人都有可能命不久矣了。。。哈哈,一番戏言,恕在下胡言乱语了。。。唐兄切莫在意啊。。。告辞了!哈哈哈哈——”
    说罢,最后望了眼一脸迷惑的唐卫轩,张卫乾便哈哈大笑着掀开帐帘、独自负手而去了。。。
    只留下帐内唐卫轩独自一人,有些呆滞地僵立在原地,脑海中一遍遍重复着张卫乾临走时的那句“戏言”,耳畔仍久久回荡着那诡异的笑声,心中也忍不住泛起阵阵寒意,以及一股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