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却主张民贵君轻,他为什么如此叛逆?
    ■ 在强调君权的社会中,孟子却主张民贵君轻,他为什么如此叛逆?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各国诸侯互相攻伐,中原大地一片狼藉,战争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天下人无不希望结束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于是,强调君权、实现统一成为诸子百家著书立说的基点,也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却以超越时代的思维,创造性地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就是说,一个国家中,人民应该排在第一位,政权次之,国君排在最后。孟子十分重视民众对国家的作用,强调人民的价值,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人文主义色彩。
    在极力宣扬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里,孟子的学说很少受到统治者的真心推崇。明朝初年,朱元璋曾经因为“民贵君轻”的论断,差点将孟子从孔庙中除名。虽然孟子的“民贵君轻论”在王权社会里不被官方承认,但它对社会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历朝历代有所作为的贤能君主,都牢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至理名言,处处以民为本,以民为先,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太平盛世。相反,那些不顾人民死活的暴虐君王,都付出了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