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4章 杨侗南下
    杨崇说的是实话,墨焯书院最杰出的学生细封步赖、吕岩、谢能羽三人现在名声大振,但是也没做什么官,反而是每天奔走在各地,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即使杨崇的大弟子李淳风到现在还是在长安的银行里负责,升迁远不如那些后来跟随杨崇的人,在杨崇、庞焕的心中,墨焯书院只是理想和信念的延续而已。
    王孝通和毛暠是资格最老的老师,王孝通站起来提议说:“山主,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规划上,在河西,讲究的是专业的博杂,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同时上几个专业,三年不毕业五年不毕业没关系。到了长安,我们几乎是在向国子监靠拢,专业砍了一半,学生反而增加一倍,这样就无法再按照兴趣来安排,人多了,就要有管理,最关键的是除了我们和军队,其他人要学生不是去研究,而是窥视学术上的技术。”
    杜淹笑了笑,这是杨崇推行自己政治理念的代价,墨焯书院从一个私人学府变成半官方身份,这点阵痛是难免的,实际上现在的墨庄才是原来的墨焯书院,真正有兴趣在学术上的学生都被送进了墨庄和科技城。王孝通和毛暠的专业在数学,才被继续留在书院,像玉坚子和王伏等人,几乎已经不教书了。
    庞焕低声提议说:“越王,不如再分一分,把学院缩小,每个专业都只留下二十个学生。”
    庞焕提过一个计划,在酿酒、机械、钢铁、造船、造纸、地理等专业上下功夫,培养专业人士;杨崇听懂了庞焕的意思,现在正是时候。庞焕点头说:“把数学等专业转到山南书院或长安大学去,墨焯书院恢复十个专业,但人数压缩到两百人左右。至于哪些专业,我和庞山长再商量。”
    墨焯书院现在有七百多学生,一下子要转五百人去山南书院和长安大学,把学院里的学生都吓一跳;长安城得到消息,立即跟沸水开了锅一样,姜菲第二天一早就赶了过来。杨崇与姜菲谈了一次才知道,现在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河西、青海的学生几乎全部是军中将领的子弟和部曲,山东河北的学生都是士族出身,反倒是关中和江南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按原来的标准在招生。
    杨崇问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姜菲苦涩地说:“我也是考虑到你的背景,需要大量的跟随者,再说这些小孩子培养出来,迟早是要派上用场的,所以我同意了单雄信和房玄龄的建议,让人在招生的时候择优录取。你现在要是改革书院,会在山东和河西造成大震动的。”
    杨崇忽然明白了,玉坚子为什么要收杨信为徒弟,这种情况应该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只是自己位高权重,过去的朋友有很多话不能当面说,自己一路猜测,最后还猜错了。杨崇默然走出房屋,杜淹和李淳风正站在门外,杜淹看见杨崇笑着说:“我还没有去过墨庄里面,今天你正好在,不妨带我进去长长见识。”
    李淳风是杨崇的大弟子,墨庄很多的供给都是李淳风负责,出入随意,闻言朝师傅笑笑,提醒杨崇杜淹有目的;杨崇笑着说:“没那么邪乎,墨庄就是第二个山南别院,就怕你看了没兴趣,感觉浪费时间。正好我现在也没有事要做,我们就当散散心吧。”
    墨庄没有建立在群山之中,而是冠冕堂皇地建在平原之上,就是不想外人多加猜测,包括墨庄的农田和庄前的小街都是起着同样的作用。墨庄四周的良田都是墨庄的产业,从每条田间小路都可以走到墨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田里的庄稼,小麦、甜菜、棉花、马铃薯、荞麦都有,分割田地的是桑树和茶树,似乎就是为了研究方便。
    杜淹一面欣赏着大自然的风光,一面自顾自说:“墨焯书院的学生也不适合去那些学校,一边是傲气凌人,一边是凌人傲气,你要真是那样做,那些学校可就全部毁了。现在再不济,还是能出点人才的。理工的教育不能急,说到底子,还是户籍的问题,人只想往上升,大部分平民才不会管你国家需要工匠。”
    杜淹的话有着很大的道理,出于工匠的珍贵,杨崇一直要求在户籍中保留工匠的资料,但正因为这样,平民和工匠在身份上还是能区分开。杨崇点点头说:“那就再等上几年。前面就是小街,墨庄人买东西的地方。对了,杨侗在江都失踪了,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估计是南下了。”
    杨侗南下了,你还有心思在这里游玩,那可是杨广的嫡孙,做过一次大隋皇帝的了,旗号足可以翻江倒海。杜淹随即想明白,这一关迟早是要过的,杨崇在江南下了那么大的功夫,心目中也想看看江南士族和岭南大豪们,到底是支持自己,还是缅怀已经死去多年的杨广。来昆明池游玩就是做给知道消息的人看的,让对面动起来,也让手下人放手而为。
    杜淹笑笑问:“有什么需要我出面的吗?”
    “回去后稳住关中士族。”都是多年的朋友和伙伴,杨崇不想隐瞒什么:“我不想把事情扩大,所以这一次在外围封锁了道路。还记得我们离城时看到的烟花吗,那是梁硕、孟翻他们的暗手,趁着安置的机会,孟翻把收编的无上军人和河西退伍老兵,分成五百个编队,预先安置在关中的各个交通要道,长安信号一发,每个方向都有两百里的戒严。”
    杜淹立即明白,这些人针对的不是坐着驴车的百姓和商人,而是骑着快马传信的人;只要登记出是哪家权贵派的人,基本上大的趋势就出现了。按照孟翻的性格,对于怀疑的对象,恐怕还是会毫不留情地把人口下来,有杨崇撑腰,孟翻不会怕事大,就怕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