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五十四章
    演出前赵蕴华和何蜀熙做了大量协调工作,通知校方、串联学生、准备道具等,殚心积虑,保证了演出质量。山城戏曲界也积极行动起来,有力配合此次义演,派出专业演员指导学生,免费提供演出服饰,提高了演出水平和档次。
    中共重庆地下党负责人高嘉天早已耳闻此次大型募捐义演活动并派人了解,得知是抗日将领范绍增发起,所筹集物资用于川军抗战,深深为范将军爱国精神打动,当即决定号召山城全体学生党团员积极参与,为演出尽一份力量。
    重庆各高校原本设有共青团和学生会,与《新民晚报》接触后一拍即合,立刻组织了大批进步学生进行排练。同时筛选出好几个优秀曲目,如《放下你的鞭子》、《死水微谰》、《雷雨》、《家、春、秋》等脍炙人口的话剧,都是深受民众欢迎的剧本。
    考虑到观众大多是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范绍增建议增加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川戏小品,譬如耍花灯、变脸、滑稽戏等,但这些曲目学生们没有学过,怎么办?
    当时四川戏曲界有不少大腕,大部分汇集在成都,少部分分散在省内各地,重庆也有,然而只有寥寥几人。如果要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必须邀请到一些名角,特别是变脸、滑稽戏等,非要大腕到场不可。
    变脸这门绝技始于何时无人知晓,据有关史料记载,发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出现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方便救人,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得以延续下来。
    作为新颖奇幻的绝技,变脸一出现便惊动四川戏曲界,观众趋之若鹜,学艺者也络绎不绝,想尽快学到这门技艺,没想到都吃了闭门羹,无论出多少钱都不答应。
    此番募捐义演范绍增首先想到变脸这一绝技,假如能邀请表演者到现场演出岂不是锦上添花?赵蕴华和何蜀熙也很赞同,募捐是自发自愿的行为,徒有抗日热情不行,还得采取必要手段,让民众既支持了抗战又心满意足。
    折子戏《归正楼》主角贝容的扮演者艺名叫“逍遥子”,也即是变脸绝技发明人,四十多岁,籍贯家史不详,独来独往,神秘莫测。范绍增几次让管家给逍遥子送上名帖,希望结交金兰,都被婉言谢绝,重金相邀到范府唱堂会,也遭到拒绝,真是软硬不吃。
    世界上最怕遇到逍遥子这种人,一身绝技却长着硬骨头,就像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茅司(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为啥清高自傲?没有理由,他就是有这傲骨,根本不理会世人评说。
    范绍增自认倒霉,拿逍遥子确实没辙,但征求过重庆戏剧界几位旦角,都说非要变脸不可,否则观众会坐不住,中途离场,募捐效果将大打折扣。
    这下把范绍增架到火炉上烤起了,请又请不来,不请又不行,咋办?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忽然接到莫小米电话,向他汇报进展情况:张治中将军要求写一份作战计划,如何带领小分队御敌,请范绍增给予指导。
    张治中的命令非同儿戏,范绍增让莫小米不忙动笔,让他好好想一想。电话里范绍增也向莫小米诉苦,把逍遥子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莫小米不由得哈哈大笑,连鼎鼎大名的范哈儿都不给面子,这个人也真够傲气的了!
    范绍增没心情和莫小米调侃,气鼓鼓问道:“有没有啥好法子?有就快说,不要憋在肚子里长蛆!”电话那头莫小米沉吟半晌,答道:“事到如今只好请我们哥老会文总舵主出山,看有没有可能把人请到。”
    莫小米的话提醒了范绍增:自古以来戏曲与江湖密不可分,戏曲界有很多江湖人士,江湖中人也有不少戏曲旦角,相当于鱼水关系。文总舵主是哥老会头把子,一言九鼎,黑白两道谁不给面子?何况一个小小的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