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8章 征服普鲁士
    只有少数的几只普鲁士部队,在将领的当机立断之下,逃离了战场,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普鲁士的命运。达武以不到普鲁士军队一半的兵力,干净利落的击败了近6万普鲁士军队,让拿破仑也赞叹不已。一天之内,相距不远的两个战场,法军完全消灭了普鲁士的主要兵力,这是一个奇迹。
    从11月15日开始,法军就开始了对普鲁士残余部队的大追击,法军所到之处,普鲁士的城市纷纷投降,哪怕这些城市面对的只是一个法军连队。
    11月27日,开战后的第19天,拿破仑在三位元帅的陪同下进入了柏林,这个普鲁士王国的心脏,一枪未开,就向拿破仑屈服了。
    12月7日,弹尽粮绝的冯.布吕歇尔率领的军队,在逃到卢卑克后竖起了白旗,至此普鲁士及萨克森全部的军事力量都被消灭了。
    在这场战争开始前,普鲁士人心中还留着腓特烈大帝时代,普鲁士征服法国和威震欧洲的罗斯巴赫战役的光辉。这场战役中,普鲁士以不到联军一半的数量,消灭了联军八千人,而自身损失不超过500人。这场辉煌的战争,唤起了德意志民族,也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普鲁士王国。
    正因为普鲁士人心中还留存着这场战争带来的,对法国人的优越感。导致了整个普鲁士军队贵族出身的军官,和普鲁士上流社会阶层,对法国军队连续战胜反法同盟的无视感,他们认为法国之所以能不断取胜,那是因为普鲁士从来没有对法国真正进行作战。
    法国人所取得的胜利,都是在意大利人、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等,这些无能、懦弱的军队上取得的。当法军遇到了腓特烈大帝建立起来的普鲁士军队时,战斗的结局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而且他们还认为,法军的战斗队形和军队后勤供给制度,都是从普鲁士军队中抄袭去的山寨货。这些山寨法军遇到了原版的普鲁士军队,就会和法军作战的意大利人、奥地利人一样,四散逃亡而去。
    而且只要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取胜一次,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分子就会掀起叛乱,波旁王朝就会在法国复辟。正是抱着这种不彻实际的想法,普鲁士轻率的发动了战争,然后轻易的就被拿破仑打败了。
    在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战争中,法军光是抓到的俘虏就超过了10万人,仅在柏林就缴获了4千门火炮、2万匹军马、和超过十万支火枪,此外还有其他不计其数的战利品。
    曾经的中欧强国,欧洲的一等国家,腓特烈时代让人心存忌惮的普鲁士,看上去只是被拿破仑轻轻吹了一口气,就轰然倒塌了。
    蠢蠢欲动的奥地利顿时偃旗息鼓,并派出了梅特涅抵达柏林,向拿破仑祝贺他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西班牙的国王卡洛斯四世从对法国的嫉恨迅速转变为恐惧,他解除了主张反法的印范塔多公爵的首相职位,训斥了王储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的胡作非为,并召回了戈多伊,试图重新修复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关系。
    亲自赶到巴黎的戈多伊,在向拿破仑的外交顾问塔列朗,送上了巴黎的一所别墅和50万金法郎之后,终于重新缔结了西班牙和法兰西的盟约。
    在新的盟约中,西班牙丧失了之前盟约中较为平等的权力,成了法国的半附庸国家。戈多伊不仅完全放弃了西班牙王室对意大利的领土继承权力;并同意法军可以自由通过西班牙的领土,而不必取得西班牙政府的同意;最后西班牙每年还要上缴法国600万金法郎的军费,以获得法军对西班牙的保护。
    这份新的西班牙和法国同盟条约,不仅让王储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深恶痛绝,就是西班牙国内的各阶层民众,也一样感受到了深深的屈辱。虽然此时的拿破仑帝国在欧洲如日中天,但是仇恨这个强大帝国的种子,已经被法国人自己在西班牙种下了。
    普鲁士的国王威廉三世在遭受了耶拿-奥厄施泰特战役的重大挫折之后,就已经明白普鲁士已经彻底失去了获胜的可能。威廉三世带着家人和他的宫廷,在国内四处流浪躲避法军追击时,向拿破仑写信卑躬屈膝请求和谈,希望能够签订一个不失体面的和平条约。
    但是拿破仑拒绝了威廉三世的请求,提出了一份异常苛刻的和约。不仅如此,拿破仑还下令让法国的报纸,讽刺和嘲笑普鲁士王后路易莎,把她描绘成让普鲁士遭受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拿破仑希望用这种方式打击霍亨索伦家族在普鲁士、乃至整个德意志地区的声望。
    但是法军在普鲁士王国及德意志各地区,肆无忌惮的抢劫和败坏军纪的行为,却让霍亨索伦家族重新获得了德国人民的爱戴,对比起那些投靠拿破仑以保住自己权位的德意志公侯们,在法军肆虐下的德国民众,只能把自己的忠诚献给了拿破仑的敌人,普鲁士王国的国王威廉三世。
    在柏林波兹坦宫内每天接到普鲁士各地区投降消息的拿破仑,在得到了普鲁士最大的要塞马格德堡也向法军投降之后,他知道征服普鲁士的计划已经全部实现了。
    拿破仑开始考虑,接下去应该如何对自己最大的敌人英国进行打击,在马格德堡投降的两周之后,失去了法国海军主力的拿破仑,决定从经济层面上对英国进行致命的打击。
    1812年12月21日,拿破仑在柏林的波兹坦宫签署了封锁欧洲大陆的柏林法令。拿破仑希望能够垄断法兰西帝国治下地区的市场,保护法国的工业利益,把英国的商品从法兰西帝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中清除出去。
    柏林法令并不是拿破仑的一时兴起,早在几年前,法国就已经开始了对英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政策,但是柏林法令无疑是将这种排他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到了极致。
    但是柏林法令的受益对象只涉及到法国的资产阶级,和部分完全投靠法国的买办商人。虽然柏林法令的主要打击对象是英国人,但是受到伤害的还有那些向英国出口粮食的中东欧农民,向英国出口细羊毛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农民,还有那些依靠进口英国廉价商品的各国进口商人。
    虽然现在的法兰西帝国的工业,比起曾经的历史上的法国要强大很多,在制造业的技术上已经和英国人并驾齐驱。
    但是拥有着海外广阔殖民地的英国人,比法国工业拥有更为廉价而数量巨大的原物料来源。就连不少法国特有的制造业,比如橡胶产业的原料都受控于英国的皇家海军之手。
    因此虽然法国拥有着不逊色于英国的工业技术,但是在成本上却远远不敌英国商品。而失去了英国这个贸易竞争对手之后,法国资本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赚取超额利润的机会,他们一方面对欧洲各国的原物料价格进行打击,而另一方面则抬高了工业品的价格。
    在这种状况下,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走私英国商品就成了各国默认的潜规则。
    拿破仑在一个月内征服了欧洲四强国之一的普鲁士之后,收到消息的英国人顿时失去了声音,奥地利已经在连续的战败中衰弱无力,而普鲁士的倒下,意味着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反法支柱只剩下了俄国人。
    在这种时刻,就算是反法最为坚定的首相斯潘塞·帕西瓦尔,也无法断定俄国是否会退出反法同盟,英国是否能够击败那个来自科西嘉的怪物。
    英国的国会内再次响起了英法和解的声音,这一次大多数议员开始保持沉默。但是仅仅两周之后,拿破仑封锁欧洲大陆的柏林法令传到了英国。
    这道法令彻底打消了英国人的犹豫,就算是那些最为坚定的支持英法和解的议员们,这一刻也已经明白,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帝国之间已经再无和平之可能,要么彻底打垮拿破仑,干掉法兰西帝国,要么被拿破仑征服,不列颠王国成为法国的又一个附庸国家。
    英国国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上提出了针对柏林法令的反封锁政策,并全体一致同意增加军费继续战争,即便是整个欧洲向拿破仑屈服,英国也绝不向拿破仑低头。
    英国政府开始积极的行动了起来,他们向俄国提供了大批贷款,帮助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压制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并积极的联络奥地利,希望奥皇能够重新考虑加入反法同盟。
    虽然普鲁士王国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可耻的被拿破仑征服了,但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没有打算就此退出反法同盟。一方面是因为,他想洗刷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带给他的羞辱;
    另一方面则是法军占领了普鲁士之后,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继续在向东方开进,停在了普鲁士和波兰的边境上。
    而更为重要的是,波兰人不断的向柏林派出了代表团,向住在波兹坦宫内的拿破仑请求帮助波兰恢复独立。很显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无法容忍,在他手上丢失波兰的。